賣水木耳的Maran有一股溫順、謙虛又堅毅的氣在周圍流動。
一開始總是靜靜的坐在涼亭裡看著Maran載水木耳來,然後看他與Charlene之間互動著。有時有點好笑又好氣,有時又悄悄的在旁邊看著Maran在等待時的表情。他的情緒寧靜、安心,像天氣好的大海,無風無浪的平靜,可是卻感受的到屬於他的力量。
若是不小心與你對上眼時,會有點害羞的對妳微笑,便趕緊轉開眼睛。
Maran做事情有自己的節奏,不慌不忙,也不著急。摩托車鑰匙看起來可能是會鬆脫的,因為Maran每次要熄火,就會先把掛在右邊鏡子上的鑰匙先取下,然後才插入鑰匙孔,熄火。接著說著這次水木耳幾斤、地瓜或芋頭幾斤。先把前座的紙箱搬下來,裡面或許是水木耳或許是芋頭,然後車廂裡一定有一袋用垃圾袋裝的水木耳,再把它拿出來。然後便開始算起多少多少錢,因為幾斤怎樣他就湊幾斤,所以總共是多少錢,接著把摩托車廂掀開,把錢直接丟進去。
似乎永遠不會是我們所需要的準確斤兩,但好像也不以為杵,島上一直以來有著這般不可控制之隨遇而安的生活概念。
很喜歡觀察Maran的神情還有動作,Maran的眼睛像是看過好多事情以及各樣的自然面貌而有著謙遜還有溫柔,堅強起來才不會丟失溫柔的溫柔。
一次跟Charlene聊到了這位Maran,Charlene說這位Maran人很好,當島上的地瓜、水木耳一些當地食材因為需求量變大,而坐地起價時,Maran沒有這麼做,他說不好意思啦。然後我也跟Charlene分享了我所感受到的畫面,Charlene則很自然地說出:這就是很典型的蘭嶼人呀。
這麼一瞬間,狠狠地被拉回了神。
大學畢業後來了蘭嶼,也就這樣若有似無的一直與小島連結著,島上七年來的變化,人事物的來來去去,變遷的快速,發展的張牙舞爪著,在利益間的生存沒有一個準則,只是在更多的時候聊著這些事情,心中總是覺得落寞,但也不知從何而來。
Charlene的這句話以及這位Maran,讓我突然了解那落寞則來自心中那種理想,屬於蘭嶼人勤勞、知足、謙虛於自然、友善於人的互動中的海洋性情正逐漸凋零。
沒有立場去說發展不發展或是什麼事情對蘭嶼是好的是壞的,總覺得自己還是用自己外來的角度無法客觀的去了解什麼是蘭嶼真正需要的。
只是可以在這些年後,就快要忘記第一年在蘭嶼體會到的衝擊以及美麗的事物時,再次看見當時被這裡吸引著的原因之一,是充滿感激的。
充滿價值的事物存在著,當它再度被發現時,便顯得可貴,也提醒著人們過去的美麗良善是這裡才有的力量,也是這些能量一直滋養著曾經在這裡獲得撫慰的人們,像我。
接著這些人們因為這樣的力量,繼續前往他方,用這樣的能量繼續在各處用自己的方式讓愛流動,像黑潮一樣的在海洋裡移動,給予生命。